科技大世界
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滚动 ->内容

护航跨境合作中亚国家涉外法治业务推进会兰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31 13:03来源: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19431   

为全面提升甘肃省“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能力与涉外法治业务水平,继3月13日举办“甘肃省‘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暨涉外法治业务推进会”后,3月28日,各方代表再次齐聚北京德恒(兰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德恒兰州”)14楼多功能厅,共同开启甘肃省“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暨涉外法治业务——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专场研讨会。

此次会议聚焦中哈、中吉法治合作实务,旨在搭建政策解读、案例研讨与风险防范的对话平台,助力企业出海,护航跨境合作行稳致远。会上,德恒兰州分别与甘肃省侨商海外联盟、敦煌国际仲裁院签署共建协议。同时,甘肃省侨商海外联盟聘请杨向赟主任、马晖律师为法律顾问,德恒兰州聘请马玉田先生为专家顾问。

该会议由甘肃省司法厅、甘肃省律师协会主办,兰州市司法局、兰州市律师协会、甘肃省侨商海外联盟、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承办,敦煌国际仲裁院、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兰州大学-甘肃省侨联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协办,邀请了甘肃省侨商海外联盟、敦煌国际仲裁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铁二十局、兰州国际港、中甘国际、兰州兰石等共计80余人参加。

“丝路合作,法治先行。”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雷声介绍说,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既需要商贸合作的桥梁纽带,更离不开国际争议解决的法治保障。打造共建平台,深度融合侨商、仲裁机构与顶尖律所资源,是甘肃省“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暨涉外法治业务的创新实践。

哈萨克斯坦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薛建君系统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及政策,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提供税收优惠、经济特区政策及实物支持吸引外资;重点招商机械制造、建材等行业等。

德恒阿拉木图办公室和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臧洁妹律师基于中亚十余年实务经验,系统解析哈萨克斯坦投资法律框架及风险应对策略,臧律师特别强调了AIFC作为“一带一路”金融枢纽的优势,助力中企合规开拓中亚市场。

吉尔吉斯斯坦甘肃总商会会长张育仟系统地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国情、投资环境及政治生态。吉国投资机遇集中于矿业、基建及农业合作区,需注重法律合规与文化融合。

甘肃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副教授曹莉萍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法律体系,涵盖1993年至今的宪法演变、经济改革、对外贸易与投资制度,同时包含环保、税务等专项法律,特别强调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98亿美元。

甘肃驻哈萨克斯坦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石怀彬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现状、资源优势、产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基于此从甘肃省产品特点和经济互补性分析了甘肃企业出海中亚的优势。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玉红副教授以“双循环”发展战略为背景,聚焦甘肃侨商在中亚地区的跨境投资贸易,创新性提出“三层次”法律治理模型,旨在构建系统化的法律护航体系,帮助侨商规避跨境投资风险。

其间,为深化“一带一路”法治协作,助力跨境法律实务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特向德恒兰州捐赠《哈萨克斯坦常用法律》《吉尔吉斯斯坦常用法律》两部著作。该书是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何俊毅院长代表学院为德恒兰州捐赠图书并发表讲话。

兰州大学-甘肃省侨联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北京中文国际仲裁研究院柴裕红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希望大家在出海的过程中找准需求,提高法律服务能力,加强合作,注重搭建沟通的桥梁和窗口,实现合作共赢多赢的美好局面。

据悉,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甘肃省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会议不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多方协作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为甘肃企业开拓中亚市场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德恒兰州表态,未来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甘肃企业在中亚市场谱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