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5 15:03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817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市科技团工委、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发起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
活动走访上海科技、卫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引领广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
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本篇聚焦六十余年始终如一坚持健康教育工作的胡锦华。
胡锦华 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胡锦华,男,1942年1月生,安徽绩溪人。原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WHO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受聘两届上海市政府参事。曾参与创办《上海大众卫生报》,为中国卫生科普报刊研究会创始会长,曾兼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世界卫生组织控烟贡献奖等、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科普贡献奖一等奖等荣誉。
几个月前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中,有这样一幕:阿宝和他的朋友陶陶感染了甲型肝炎。此剧情并非虚构,而是有真实的历史背景——1988年初,上海甲肝大流行,30万人中招,罪魁祸首就是毛蚶。
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时任上海市卫生教育馆馆长胡锦华冲在了第一线,他通过《上海大众卫生报》头版,向市民发出“不要生食毛蚶的警示”。
一晃又是数十年,胡锦华一直在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60多年来,我始终没挪过地方。我不改其乐,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主题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
在他看来,与其治好一个人的病,不如教会一群人懂得自我保健,从而少生病;不仅少生病、不生病,还要懂得幸福生活——这才是“健康教育”的价值。
迎战:从甲肝大流行到“非典”来袭
1959年9月,胡锦华毕业于上海医学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专业。在这所学校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也为日后投身于公共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胡锦华进入上海市卫生教育馆工作,自从踏进这方阵地,便结下了一甲子的“健教情缘”。
半个多世纪前,上海松江、金山、青浦属于河网地区,钉螺丛生,血吸虫病流行。胡锦华迎来了卫生知识阵地上的第一次“大战”——要消灭血吸虫,就得深入农村,就得用脚步去丈量预防医学之路。
“去上海郊区,别的不怕,最怕是虫咬。去一次,马上身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红块,很快变成水泡,奇痒难忍, 要持续一个星期才会好。现在想想,这不是跳蚤就是螨虫吧?”回忆起多年前的农村卫生宣教,胡锦华想起了不少轶事趣闻。
他也感叹道:“我几乎走遍了上海大小城镇,现在再去看,真可谓‘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完全没有那个时候的情景了。”
1988年春天,藏匿在毛蚶中的肝炎病毒给上海人民带来了一场疾病的突袭。短短一个月内,发病人数快速增长。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上海市的公共卫生工作造成了严峻挑战。面对着庞大的病例数和社会的恐慌,当时身为上海市卫生教育馆馆长的胡锦华敏锐捕捉到“气息”。在深入了解病情和传播途径后,他通过《上海大众卫生报》头版向市民发出警示:为了你们的健康,请不要生食毛蚶。
在甲肝流行期间,由上海市卫生教育馆印制的230万份预防肝炎传单和35万份“肝炎专刊”送到千家万户,3部自行摄制的电视片迅速播放。风口浪尖上,《上海大众卫生报》刊登的《肝炎病毒“擒拿”记》更是将晦涩难懂的流行病学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证实了毛蚶内藏有甲肝病毒的真相,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1990年,上海市卫生教育馆更名为上海市健康教育所。胡锦华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健康教育出国考察团,并将“健康教育”理念首次引进国门。
2003年,“非典”SARS来袭。一个月的时间里,胡锦华每天到上海电视台做临时主持人,为大家科普SARS防治知识。当时,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开通的防治“非典”健康热线每天都被“打爆”,开通仅一个月,该热线的接听量就突破了30万人次。医学专家、医学生志愿者们的耐心解答,给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情缘:一条健康热线搭起“连心桥”
2006年12月8日,“上海12320”在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正式开通。这条健康热线,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搭起“连心桥”,以多种咨询方式、24小时全天候服务,时至今日持续发挥着作用。如今已80多岁的胡锦华,也仍致力于他所热爱的健康教育工作,在许多学术论坛、科普书籍、出版文献上,都有他的身影和名字。
胡锦华与年轻人交流
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他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就是去卫生干校学习。“那时卫生干校在奉贤的海边,我们住在茅草屋里面,喝的是带着咸味的水,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晚上7点,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书,还要插秧、干农活儿,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确实很辛苦。”他说,“但年轻的时候带着一腔热情,一点儿不觉得苦,倒是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那个时候读的书对我影响很深远。”
“我喜欢看书,也建议年轻人多读书。”在接受采访时,胡锦华也对青年一代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盼,“现在的年轻人们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经历了,面对的困难也不一样了,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等,新的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相信你们可以将困难化解,交上让自己满意、让时代满意的优秀答卷。”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